肝纤维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床资料联合CT建模预测COVID19
TUhjnbcbe - 2022/6/10 17:00:00
北京医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423.html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由普通型向重症型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肺炎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分析例COVID-19患者入院临床及CT资料,依据第7版新型NCP诊疗方案将其分为普通型组及重症型组,普通型肺炎组例;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组52例。通过CT表现、临床症状、基础病、血常规、肝功及凝血功能行综合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建模并绘制ROC曲线。

结果:临床资料中男性、高龄、呼吸困难、纳差、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计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肺叶受累数量、病灶形态、邻近胸膜情况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2.56%,特异度75.00%,曲线下面积0.;CT表现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68.18%,特异度47.62%,曲线下面积0.;结合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综合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5.98%,特异度80.43%,曲线下面积0.。

结论:CT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在早期预测COVID-19临床分型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疾病严重程度行早期评估。

图1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男,62岁。a)发病1d后CT检查示右肺中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灶(箭);b)发病17d后CT检查示右肺大片状铺路石样病变(箭);c)出院前复查CT示两肺病灶明显吸收,右肺中、下叶残留斑片,索条状高密度影(箭)

图2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男,41岁。a)发病8d后入院时CT检查示两肺多发斑片、类圆形磨玻璃密度灶(箭),部分病灶融合;b)发病12d后CT检查示两肺病灶呈多病灶融合以磨玻璃密度为主,两侧胸膜增厚;c)出院前复查CT示两肺病灶明显吸收,两肺残留斑片、絮状细网格状改变

COVID-19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及乏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纳差时提示患者病情进展;与文献报道当出现消化道症状时提示病情进展相一致。普通型转重症肺炎患者比稳定患者年龄更大,潜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数量更多,与最近报道一致。该研究表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可能是病情短期进展及患者死亡危险因素。COVID-19患者多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及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多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

本研究发现重症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比例高于普通型肺炎组,提示COVID-19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感染可能,当出现多重感染时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

CT检查不仅可早期敏感发现包括轻微渗出在内几乎所有肺部病变,而且还在COVID-19患者治疗随访中观察病变转归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献报道COVID-19患者双侧肺部受累情况及肺内表现为磨玻璃、实变影、大片铺路石样改变、实变及纤维条索影胸部CT特点。本研究大部分患者(例)在出现临床症状0-7d即可出现肺部病变,普通型肺炎组受累肺叶数量较转重型肺炎组更少,与吕志彬近期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武汉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医疗挤兑致部分患者入院时已进入病情进展高峰期,此时病变累及肺叶数量较多,病变范围较大,表现为大片铺路石样改变,部分病变表现为吸收与进展并存(即表现为磨玻璃病变、实变与纤维灶共存)。转重型组患者可出现双肺多个肺叶、内中外带广泛受累并多个病灶共存,短期内复查CT见多个病灶融合、胸膜增厚或牵拉,进展期病变发生实变与纤维变并存,病变吸收缓慢,影像表现多样,后期多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常见致命并发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学者研究报道COVID-19患者尸体解剖病理结果显示患者双肺出现了弥漫性肺泡损伤,伴细胞纤维黏液样渗出物,可见肺细胞脱落和肺透明膜形成,提示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然后是间质纤维化。此外,各种临床分型COVID-19患者CT上出现胸腔积液与淋巴结肿大情况均较少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资料及CT表现联合应用建立合理预测模型为临床医师提供尽可能可靠危险因素预测分析,早期干预治疗减少普通型肺炎向重症肺炎的转变。依据临床资料建立模型预测COVID-19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组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而单纯依靠CT表现尤其是发病早期阶段CT在预测患者转归效能并不理想,仅通过肺叶累及数量提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具有一定局限性;但CT在观察病灶及病情进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价值,这也是此次影像科作为疫情一线防控单位发挥重要价值原因。因此综合运用临床资料及CT表现建立模型具有更高效能,阳性预测率达到91.09%,可对高风险COVID-19患者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单位:

武汉中国人民医院放射科

医院放射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资料联合CT建模预测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