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杂志的《乙肝在中国》中提到,在中国生活着1.2亿乙肝病*携带者,大约是全球携带者总数的1/3,可谓是“十人一乙肝”。这些乙肝携带者大致分3种情况:
1.乙肝病*与机体“和平共处”,患者多无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即使长期携带病*,大部分人寿命超70岁;
2.随着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机体通过若干次清除反应,将病*基本清除而自愈;
3.机体清除反应反复间歇进行,病情时重时轻,肝功反复活动,大部分患者在40岁前后出现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第3种情况,发生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最高。这也符合人们通常的预期变化:乙肝病*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以下人群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如何防治?
1.防治病*性肝炎。包括“防”和“治”两方面:
①切断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
②预防乙肝最有效途径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要重视乙肝病*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
③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的病*携带者,应定期监测病*水泥管,根据乙肝病*DNA复制水平,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抗病*治疗。
如果你不知道你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治疗,可以点我头像,进主页后点私信,把你的情况详细描述出来,我帮你评估。
2.避免接触和暴露肝癌发病危险因素
①戒烟酒,这点不再做过多赘述。
②避免食用霉变视频以及不洁饮水,包括:剩饭剩菜、芝麻酱、储存太久的粮食、玉米、久泡的木耳、腐烂的水果等。
③部分肝癌具有遗传倾向,具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各项危险因素的接触和暴露,并主动进行肝癌筛查。一般建议高危人群40岁以上每6-9个月定期做超声和甲胎蛋白的检测,超声和血液检查同时进行,这种普查方法可有效测定95%的肿瘤。
最后,乙肝并不是最后都会变成肝癌,临床上取得良好诊疗效果的方法包括:打疫苗、抗病*治疗、养肝护肝等多种治疗方案,对于已经确诊乙肝的患者来说,抗病*药物如口服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注射干扰素等,正确的使用、规范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有望帮你阻断病情进展,甚至实现“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