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HBV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更好地规范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助力实现WHO提出的“年消除病*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再次更新本指南。
1术语
(1)慢性HBV感染:HBsAg和(或)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
(2)CHB:由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3)HBV再激活:HBsAg阳性/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学治疗时,HBVDNA较基线升高≥2lgIU/ml,或基线HBVDNA阴性者转为阳性,或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
(4)HBeAg阴转:既往HBeAg阳性的患者HBeAg消失。
(5)HBeAg血清学转换:既往HBeAg阳性的患者HBeAg消失,抗-HBe出现。
(6)乙型肝炎康复:曾有急性或CHB病史,现为HBsAg持续阴性、抗-HBs阳性或阴性、抗-HBc阳性、HBV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ALT在正常范围。
(7)病*学突破: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值升高>1lgIU/ml,或转阴性后又转为阳性,并在1个月后以相同试剂重复检测确证,可有或无ALT升高。
(8)病*学复发:获得病*学应答的患者停药后,间隔1个月2次检测HBVDNA均>2×103IU/ml。
(9)耐药:在抗病*治疗过程中,检测到与HB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称为基因型耐药。体外实验显示,抗病*药物敏感性降低,并与基因耐药相关,称为表型耐药。针对1种抗病*药物出现的耐药突变对另外1种或几种抗病*药物也出现耐药,称为交叉耐药。至少对2种不同类别的NAs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2流行病学和预防
2.1流行病学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其中CHB患者约万~万例。
HBV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2.2预防
2.2.1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2.2.2管理传染源
对首次确定的HBsAg阳性者,如符合传染病报告标准的,应按规定向当地CDC报告,并建议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检测,对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感染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与血清ALT、AST和胆红素水平无关。
2.2.3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取血针和针灸针等针具),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预防原则。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1)对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A1)。(2)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注射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于接种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阳性,为免疫失败,应定期监测(A1)。(3)对于HBsAg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满1月龄后,再按0、1和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A1)。(4)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B1)。
: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针与第2针间隔时间应≥28d,第2针与第3针间隔时间应≥60d(A1)。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如60μ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l针60μg或3针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意外暴露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0.9%NaCl溶液冲洗,然后用消*液处理(A1)。(2)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A1)。(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BGIG~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A1)。
: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对高危人群、孕妇、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或直接抗HCV药物治疗者、HIV感染者,筛查HBsAg、抗-HBc和抗-HBs,对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B1)。
3病原学
HBV属嗜肝DNA病*科,是有包膜的DNA病*,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4自然史及发病机制
4.1自然史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根据自然病程一般可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CHB)、免疫控制期(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CHB),见表2(详见“9临床诊断”部分)。并非所有慢性HBV感染者都经过以上4个期。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
4.2发病机制
慢性HBV感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5实验室检查
5.1HBV血清学检测
传统HBV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近年来,HBsAg定量检测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5.2HBV病*学检测
(1)HBVDNA定量:
(2)HBV基因分型:
(3)耐药突变株检测:
5.3HBV新型标志物检测
(1)抗-HBc抗体定量:
(2)HBVRNA定量:
(3)乙型肝炎病*核心相关抗原:
5.4血清生物化学检查
(1)ALT和AST:
(2)总胆红素:
(3)血清白蛋白:
(4)OT、PTA及INR:
(5)血清γ-GT:
(6)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7)甲胎蛋白及其异质体L3:
(8)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
6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
6.1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
6.2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
6.3其他指标
6.4肝脏硬度值测定
7影像学诊断
7.1腹部超声检查
7.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7.3磁共振成像(MRI)
8病理学诊断
9临床诊断
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学、生物化学、影像学、病理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诊断:
9.1慢性HBV携带状态
又称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本期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患者年龄较轻,HBVDNA定量水平(通常>2×107IU/ml)较高,血清HBsAg(通常>1×104IU/ml)较高、HBeAg阳性,但血清ALT和AST持续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或纤维化。
9.2HBeAg阳性CHB
本期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其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定量水平(通常>2×104IU/ml)较高,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G2/S2)。
9.3非活动性HBsAg
携带状态又称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本期患者处于免疫控制期,表现为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2×IU/ml,HBsAg<1×IU/ml,ALT和AST持续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影像学检查无肝硬化征象,肝组织检查显示组织活动指数(HAI)评分<4或根据其他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9.4HBeAg阴性CHB
此期为再活动期,其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多同时伴有抗-HBe阳性,HBVDNA定量水平通常≥2×IU/ml,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G2/S2)。
9.5隐匿性HBV感染(OBI)
表现为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在OBI患者中,80%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称为血清阳性OBI;但有1%~20%的OBI患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为阴性,故称为血清阴性OBI。
9.6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应符合下列(1)和(2)(病理学诊断),或(1)和(3)(临床诊断)。
(1)目前HBsAg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且有明确的慢性HBV感染史(既往HBsAg阳性>6个月),并除外其他病因者。
(2)肝脏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符合肝硬化表现者。
(3)符合以下5项中的2项及以上,并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者:①影像学检查显示肝硬化和(或)门静脉高压征象;②内镜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③肝脏硬度值测定符合肝硬化;④血生物化学检查显示白蛋白水平降低(<35g/L)和(或)PT延长(较对照延长>3s);⑤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L等。
临床上常根据是否曾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
10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停止治疗后仍保持HBsAg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HBVDNA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但因患者肝细胞核内cccDNA未被清除,因此存在HBV再激活和发生HCC的风险。
11抗病*治疗的适应
:血清HBVDNA阳性、ALT持续异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治疗(B1)。
:对于血清HBVDNA阳性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HBs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建议抗病*治疗(A1)。
:血清HBVDNA阳性、ALT正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建议抗病*治疗:(1)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明显炎症和(或)纤维化[G≥2和(或)S≥2](A1);(2)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B1);(3)ALT持续正常、年龄>30岁者,建议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A1);(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B1)。
12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
12.1NAs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12.1.1恩替卡韦(ETV)
12.1.2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
12.1.3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
12.1.4其他药物
12.2NAs的选择
12.3NAs耐药的预防和处理
12.3.1初始治疗患者
12.3.2治疗中
12.4NAs治疗的监测
12.4.1治疗前相关指标基线检测
12.4.2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