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书医院主任医师
肝脏炎症不仅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的肝病,而且常常贯穿病程始终。长期以来有关抗炎保肝药物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少,并存在诸多不同意见。现就抗炎保肝药物的应用浅谈如下。
1、抗炎保肝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病因治疗是第一位的: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是肝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如能找出病因,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脏炎症,可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我国年“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中推荐意见5:抗炎保肝治疗是肝脏炎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取代抗病*等病因治疗;反之,抗病*等病因治疗在病因控制前(一部分患者甚至在病因控制后)亦不能取代抗炎保肝治疗。
(2)尚无有效病因治疗的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无法消除病因,也不能对因治疗,对于这些肝脏疾病,抗炎保肝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
(3)抗炎保肝药物品种较多,我国年“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将抗炎保肝药物分为5类:
抗炎类药物:以甘草酸类制剂为代表;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解*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
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主要为水飞蓟素类和双环醇;
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S-腺苷蛋氨酸(SAMe)及熊脱氧胆酸。
抗炎保肝药物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各有特点,应结合各种病因肝脏炎症的特点和不同药物的功能特性进行适当选择。
2、抗炎保肝药物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药原则:
①对于抗炎保肝药应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选用,以提高疗效。如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可轻度抑制免疫,抗炎保肝,在机体炎症,免疫反应较重时可考虑优先使用。
②不宜同时应用过多特别是同类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药物间相互作用。
③大多数药物以口服给入,但部分药物仅有针剂,部分药物则兼而有之,其中部分药物如甘草酸药类两种途径作用有一定差异,故肝衰竭时多以静脉给药为主,对肝炎突发患者常见静滴后改用口服的序贯疗法。
④用药期间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必要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⑤部分药物有一定不良反应,如硫普罗宁可致发热、皮疹等,用于肝衰竭时尤应谨慎并注意鉴别,以免误判误诊。
(2)联合用药:不同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不同,合理搭配可望更好地起到保肝作用。保肝药物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期和病情,针对性地选择1~2种联用。如甘草酸类制剂和抗氧化剂分别作用于炎症因子产生前、后的各阶段,两药配合使用一方面可减少炎症因子的继续产生,避免肝损伤的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可中和已产生的炎症因子,减轻已造成的损害。抗炎药(甘草酸类、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与细胞膜保护剂联用可从不同环节起到保肝作用;而以膜损害为突出特征的酒精性肝病比较适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3)用药疗程:一般认为,已取得疗效者,应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然后缓慢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尤其是应用甘草酸类药物时。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程通常需要6~12个月以上。推荐应用抗炎保肝药物4~12周后根据肝功能监测结果酌情调整用法、剂量及疗程。
(4)其他注意事项:
①适当休息:急性肝炎尤其是有重症化倾向者应早期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可少量活动但要控制活动量。最好在饭后能安静休息1~2小时,使血液集中于胃、肝、肠部,以利于肝脏血液循环。已婚的患者要酌情控制性生活频度,育龄妇女不宜怀孕,以利肝脏恢复。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可适当增加活动。
②合理饮食:食欲不佳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宜进食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糖食物,因其对于重症患者不但不能达到提供营养的目的,反而易产生有害代谢物质,增加肝脏负担。慢性肝炎患者应注意补充高质量蛋白质,以利于肝脏修复,但每次量不要太多,各类维生素也要保证供给。过去曾认为慢性肝炎患者应大量补充糖类,当前则认为此类患者多见糖耐受不佳,有糖尿病趋向者易诱发糖尿病。
③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应避免酗酒和滥用药物。
肝博士精选推荐详情请戳
养肝,其实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小三阳患者成为癌变爆发的群体?
肝脏硬度检测方法及意义
血的教训,爱无法重来!
体检发现脂肪肝,我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点击"阅读原文"和下方广告栏
喜欢,请给我
汇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