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肝病毒被抑制后怎么还肝纤维化了 [复制链接]

1#

在我国,乙肝病*感染者转为慢性乙肝的概率在20%,而且很多患者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慢乙肝发展为肝硬化的过程中,肝纤维化是必经阶段。

可是,就算患者体内的乙肝病*得到控制后,肝脏仍有发生肝纤维化的可能,那为什么乙肝转阴后,却不能控制肝纤维化发展呢?

乙肝病*引起炎症坏死诱发肝纤维化

乙肝病*黏附到肝细胞表面,是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因为它在肝细胞内的含量最丰富。

正常肝细胞内的转氨酶很少进入血液,但当肝炎病*损害肝细胞时,由于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转氨酶就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清中,使血清中的含量升高。因此,患者检查肝功能时就会发现转氨酶的升高。

当肝细胞坏死到一定数量和程度,体内残存肝细胞就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求,肝脏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化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乙肝病*难以被彻底清除

目前可用的抗病*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都不能完全治愈乙肝病*感染。

因为肝细胞核中有一个乙肝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它是乙肝病*的原始复制模板。cccDNA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成为乙肝病*在体内持续复制的主要原因。

现有抗病*药物也不能彻底抑制乙肝病*CccDNA的转录复制。

临床上,很多患者看到HBV-DNA转为阴性,就不愿再服药,却不知cccDNA根本没有被清除。

这就是病*的老窝,老窝不端掉,就给病*复发提供了机会。一旦乙型肝炎复发,病人不得不再次服用抗病*药物,病情控制后,病人又想停药,如此循环,肝脏的损伤却是逐次累加的。

“双抗治疗”,双管齐下

除抗病*治疗外,慢性乙肝治疗还包括抗炎、抗氧化、保肝、抗纤维化、调节免疫等治疗方法。

其中,已经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而中医中药在抗纤维化的治疗中,已经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抗病*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双管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乙肝病*水平、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清除的病*以及肝纤维化的好转。

早做规划,过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医生一直强调肝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忽略治疗的结局只会让自己走向无法挽回的下场。及早治疗,也就是切断自己与重症间的孽缘。

对于肝硬化来说,随着疾病的发展,到后期通常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肝功能损害,会引起血浆清蛋白降低、水肿、腹水、*疸、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另一种是门脉高压,是门静脉梗阻及高压所产生的侧支循环,其中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症状有脾大、脾功能亢进及腹水等并发症,重者有性命危险。

肝硬化不一定会发展为肝癌,如果不想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好好控制好病情,增强免疫力,远离肝癌,是慢性乙肝患者追求并能够达到的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