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不过是在肝细胞质中,一旦肝细胞膜出现破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就会升高。所以,肝脏功能的轻度活动性损伤,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是正常值的几倍。谷草转氨酶(ast),在肝脏细胞中也大量存在,与谷丙转氨酶不同,此酶主要存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只有肝细胞损伤较为严重甚至是坏死时,谷草转氨酶才会大幅度升高。
多数情况下,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高于谷草转氨酶,比值处于0.8-1.5之间。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血清正常值均为0-40U/L。有的医学专家建议,将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降低到0-35U/L。在各类肝炎的复查过程中,也将谷丙/谷草倒置,作为肝脏严重损伤甚至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信号。但是,谷草和谷丙转氨酶比值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肝硬化,具体有以下几种可能。
1、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均处于正常值或略高于正常值,但是ast/alt大于1,甚至大于1.5,这种情况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也不能说明肝功能损伤。因为过度的运动,也可能导致骨骼肌以及心肌细胞中的转氨酶释放,导致两者轻微升高,并导致比例倒置。
2、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均有明显幅度的升高,且ast/alt大于1,但是小于2。此时,可能是大量饮酒、及酒精肝或者药物性肝炎引起。
3、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均有明显幅度的升高,且ast/alt大于2,此时对于有肝炎病史者,要尤其注意,可能预示着肝脏病情的加重,存在肝细胞坏死,是一种危险信号。但,只能说明肝炎在活动进行,且肝脏细胞在受到严重损坏,并不能确定肝硬化已经发生。
肝功能检查,是血清学检查指标,可表明肝脏炎症活动性损伤,并不能准确表明目前肝脏损伤的状态。例如,临床上有很多肝硬化患者,转氨酶指标只轻度损伤,而有些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很多,但只是轻度肝损伤或急性肝炎。所以,肝病的严重程度不单单要看肝功能化验单,还需要结合更为详细的肝组织学检查。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