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慢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分布规律,超14处 [复制链接]

1#

有很大比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并不符合通常定义的任何一种免疫状态,处于所谓的“灰区”。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版慢乙肝指南将CHB“灰区”分为以下4组:HBeAg阳性、ALT正常、血清HBVDNA≤IU/mL(GZ-A);HBeAg阳性、ALT升高、血清HBVDNA≤2×IU/mL(GZ-B);HBeAg阴性、ALT正常、血清HBVDNA≥2×IU/mL(GZ-C);HBeAg阴性、ALT升高、血清HBVDNA≤2×IU/mL(GZ-D)。

近日,我国南京大学医医院Yao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CHB患者中处于“灰区”的比例已超过四分之一,其中HBeAg阳性、ALT水平升高、血清HBVDNA水平≤2×IU/mL的灰区(GZ-B)患者存在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比例较高。

该项研究连续纳入例未经治疗的CHB患者,评估了我国CHB患者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未经治疗的CHB患者中,例(4.90%)患者为免疫耐受期,例(19.77%)患者为HBeA阳性免疫激活期,例(36.08%)患者为非活动期,例(11.47%)患者为HBeAg阴性免疫激活期。值得注意的是,例(27.78%)患者并不符合上述分期,被定义为“灰区”。

研究显示,GZ-B组患者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33.3%)或肝硬化(25.8%)的比例较高。高龄、HBeAg阳性状态和ALT水平较高,是灰区CHB患者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独立风险因素(见下表)。

参考文献:YaoK,LiuJ,WangJ,etal.Distribution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heGrayZone.JViralHepat.Apr2.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