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细胞癌规范化筛查及早期影像诊断策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作者:任新平李若坤

摘要

规范化的肝细胞癌(HCC)筛查是实现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国内外HCC诊疗指南均推荐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使用常规超声进行筛查,对于筛查阳性的人群应进一步选择动态增强影像技术进行无创性诊断,主要包括超声增强造影、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增强MRI(EOB-MRI)。在临床实践中,应准确界定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风险分层,不断完善肝癌早期筛查的标准和诊断流程,使患者最大化获益。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死亡原因第3位。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全球的50%以上[1]。HCC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可能性。规范化的筛查及影像诊断是早期诊断的重要前提保障[2],本文即结合国内外现状就该领域做一论述。

一、HCC高危人群的筛查

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均制定了适合自身国情的HCC临床实践指南,以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verDiseases,AASLD)、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siaPacific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ver,APASL)和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EASL)发布的HCC诊疗指南最具代表性[3-5]。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于年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并于年、年相继更新[6]。这些国内外指南均将肝硬化列为高危人群,APASL和EASL指南中还包括了非肝硬化人群(如HBV、HCV伴进展期纤维化患者),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6]中还涵盖了HBV和/或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

在监测手段上,各国指南均推荐超声(ultrasound,US)检查进行肿瘤早期筛查监测手段,间隔时间3~6个月不等,但对甲胎蛋白(AFP)推荐不一,EASL指南未推荐,AASLD指南推荐为可选,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和APASL指南均推荐必须联合AFP同步监测。这是由于东方人群HCC多伴有肝硬化背景,HCC在常规超声表现为类圆形或欠规则形的低、高或等回声区,与良性肝硬化结节征象存在交叉重叠,联合AFP筛查更有助于提高检出敏感性[7-9]。对于常规超声检出的大于1cm结节应通过动态增强影像技术进一步定性诊断。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诊断工具包括US增强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动态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