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个中国人,大约有3个被诊断为脂肪肝。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年最新版)》,我国普通成人B超诊断的脂肪肝患病率10年间从15%上升到31%以上,50岁至55岁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后女性的患病率增长迅速甚至高于男性。脂肪肝正在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肝脏疾病。
“好口福”易致脂肪肝。无暇参加体育运动,社会交际应酬多,“口福”致使营养过剩,加上久坐不动活动量较少,不能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导致体内过剩的营养转换成脂肪,储存在人体不该储存的部位,如腹腔、心脏、肝脏等。脂肪长期堆积于肝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5%,脂肪肝就诞生了。
专家称,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脂肪肝最基本的治疗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大于3%,肝脏脂肪含量会改善;体重下降大于7%,肝脏炎症会改善;体重下降大于10%,肝脏纤维化会改善。所以有部分病人通过控制体重达到逆转脂肪肝。目前主要是通过饮食及运动控制体重。
1.通过控制饮食治疗脂肪肝。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行为(如尽量减少在外吃饭、少喝饮料、少喝酒),推荐中等量热量限制,肥胖成人每天热量摄入减少-千卡;改善饮食结构,建议低糖低脂肪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2.通过运动来治疗脂肪肝。并非所有的脂肪肝患者都适宜参加体育运动。那些营养不良、药物、酒精、毒物和妊娠所致的脂肪肝患者,以及营养过剩性脂肪肝伴有心、肺、脑、肾等合并症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没有运动禁忌症的一般人群,建议进行中等量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运动5天,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至60分钟。
来源丨羊城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