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下午14:00医院第四十三期“肝为人先”论坛暨绍兴市继教项目《新型冠状病*肺炎诊治与预防控制学习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绿洲项目”启动会和“珠峰项目”经验交流会在我院行*楼五楼3号会议室举行,大会在会议发起及负责人沈华江教授的牵头下,在我院傅永平副院长的精彩致词中拉开帷幕,他介绍了目前我院现有的肝病、感染科、结核科、老年科等医院年度业务量等基本情况,对于各位在场宁波的专家教授们的莅临指导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与沈华江教授、费迎明教授、吴勇教授三位一起主持了绿洲项目的授牌仪式,他宣布医院(医院)正式成医院,相信该项目的推广将会让更多的慢乙肝患者受益。
大会正式开始,首先是我院肝病学科带头人沈华江教授介绍本次会议日程,他指出:本院自去年开始了珠峰项目治疗,有许多患者已经临床获益,治疗过程中HBsAg滴度明显下降,甚至有部分患者已经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获得临床治愈的喜人的疗效;相信本次在继珠峰项目后的绿洲项目,将更大规模推行乙肝治愈及减少HCC的发生率,医院的肝病诊疗水平,不断造福绍兴的慢乙肝患者,他还从详细介绍了绿洲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设计、入选标准、研究方案等内容,指出肝癌的危害性,干扰素治疗的优势以及绿洲项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提出建立CHB患者的健康管理档案,从而能使乙肝患者在沙漠中找到真正的绿洲。
其次是丁丰副主任医师对于《新型冠状病*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八版)解读》的精彩报告,他从目前最新的新冠疫情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于新冠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确诊检测方式方法以及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新冠感染者(如:无症状感染者)应如何管理处置,作了全面详细的解读,并提出“科学防控,规范治疗”的新理念。
医院感染科胡爱荣主任的《PEGIFNα在肝癌高风险人群中的治疗阶段》,他系统的从流行病学史、发病特点、肝癌发病率、病死率等多方面指出HBV感染人群相对肝癌的发生风险较正常人群高14-倍,中国肝癌中HBV引起的比例更是高达92.05%,并提出抗病*治疗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减少HCC发生是目前乙肝治疗主要方向,另外他还提出干扰素的双重机制—抗肿瘤发生及抗肝纤维化发生等,且提出初始HBsAg滴度越低,越能达到S抗原转阴(即临床治愈)的最终目标。
会议中场的讨论环节也分外精彩,医院医院的诸位肝病专家教授以及我院的各位肝病专家教授就自己遇到的乙肝临床治愈相关经验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其中有干扰素治疗优势人群的选择问题、干扰素副反应处理及应对问题,以及为什么CHB患者经核苷类药物治疗后HCC发生率仍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等诸多问题,在场各位专家教授各抒己见,场面可谓热火朝天,学术氛围格外浓郁。
之后是我院肝科三费迎明主任的《慢乙肝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他从目前珠峰测量最新高度作为切入点,肯定了“绿洲”、“珠峰”计划对于CHB患者必然产生积极巨大且有效的影响,并指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现有的抗病*治疗方案存在诸多弊端及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及治疗路线图--联合或续灌PEGINF治疗,从而实现较高的HBsAg阴转率,降低复发率,最终使CHB患者获益。
医院重症肝病科邓勤智主任的《宁波二院珠峰项目进展报告》,他介绍医院珠峰项目的丰厚成果,他从项目入组要求、患者构成比、S抗原清楚时间等多方面指出CHB患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群S抗原清除率更高,另外需加强对于特殊时间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