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戒酒后肝功能异常的指标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酒精性肝病就是我们国家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但是喝酒对肝脏的损伤,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饮酒量,饮酒的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肥胖、有无合并肝炎病*感染甚至营养状态都有关系。
目前的研究发现,酒精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具有阈值效应。换句话说就是要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的年限,就会明显增加肝损伤的风险,并且这个效应还存在个体差异。另外,饮酒方式也是酒精伤肝的影响因素,空腹饮酒就比进餐时饮酒造成的损伤风险更大。比起偶尔饮酒,每天饮酒也是更容易引起严重的酒精性肝损伤。
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伤,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者是非特异性的,表现为右上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可能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
饮酒后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还有可能通过戒酒恢复肝功能吗?可以,但也要分几种情况,不同阶段的酒精性肝损伤,处理和预后也不同。
第一,轻度的酒精性肝损伤。早期轻症的酒精性肝损伤,肝脏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甚至病理检查都是基本正常或者病变轻微。
第二,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肝脏B超等检查提示有脂肪肝,伴有肝功能指标异常,比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或谷氨酰转肽酶轻度异常。
第三,酒精性肝炎。常可见持续的肝炎活动,表现为持转氨酶升高,可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甚至出现发热、外周中性粒细胞升高。如果有这些指标异常,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出现了大量肝细胞的坏死。其中重症酒精性肝炎可以表现为*疸、凝血功能变差,甚至肝性脑病等肝衰竭的表现。
第四,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如果酒精性肝炎没有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肝纤维化形成和进展,导致出现酒精性肝硬化。可以通过结合患者的饮酒史,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影像学检查等作出初步判断。
但是真正要评估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还是建议做肝穿刺病理检查,可以看出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炎症程度以及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能准确反映当前的肝脏基础。
为什么要评估酒精性肝损伤时的肝脏基础,这是因为不同的肝损伤阶段,治疗和预后存在差异,有些阶段单纯戒酒,可能也不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学进展,还需要更积极的对症治疗。
喝酒导致肝损伤后,出现转氨酶升高,常表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2,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如果戒酒后,这些指标可以明显下降,一般在四周内基本恢复正常。
但是出现了酒精性肝损伤,除了戒酒,还要根据病情阶段和自身营养状态等情况综合分析,需要营养支持,促进肝脏的修复。如果已经到了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还要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其中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目前很多研究都证实,戒酒可以较快让肝功能异常指标恢复,改善肝损伤的组织学进展,还能延缓纤维化的进程。
但是光戒酒有时还不行,对于长期饮酒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的人群来说,营养支持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
长期饮酒除了影响肝脏,也容易造成继发性的营养不良。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可以在戒酒的基础上进食高蛋白、低脂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C、K等,有利于肝脏修复,稳定肝脏基础。
另外,肥胖和超重也会加快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积极的体育锻炼,做好体重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远离酒精摄入,才能更好地维护肝脏健康。